百度 要注重把握好四个关键:既要保持定力,又要主动作为,继续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为工作推进首要任务;既要增强动力,又要激发活力,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举措;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把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准则;既要守土有责,又要加强合力,把提高效能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尺,切实形成各尽其责、协同推进、高效运转的全方位工作格局。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湖院区北门口,送父亲做透析的李伟摇下车窗,准备加入熟悉的“长龙”。可眼前景象让他一愣:曾经堵到百米外的车流不见了。

“车上有行动不便的患者吗?”保安每辆车挨个确认,引导需要入院的车辆,“直行右转,到地下停车场!”

顺着指引,李伟开车进入了院区,将车停稳后,他看了一眼表——从排队到停稳,只用了8分钟。“原先这个时间点,医院里面肯定都是满的,一般都要到旁边的社会停车场找车位,从来没想过能在院内停上车。”李伟说。

作为全国首批三甲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均门诊量超1万人次,停车需求大。过去,医院内部停车位“一位难求”。

“东湖、象湖两个院区有停车位近2500个,但是光医务人员就有7000多人,算上行政、保安等得有上万名职工,两个院区每天都有大量患者前来就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金国强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停车难问题让前来看病的患者及家属十分苦恼,院外甚至有一些人在门口聚集,拉患者到私家停车场高价停车。“东湖院区位于老城区,交通环境较复杂,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确实让不少人‘钻了空子’。”金国强说。

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今年1月,医院启动停车改革。“一开始我们打算让患者和职工各停一半车位,但考虑到医院停车顽疾的症结在于车位不足,必须破解车位供需之间的根本矛盾,医院决定从供给端入手。”金国强说,今年5月1日起,全院职工把车位全部让出来给来院患者停车。

金国强说,患者停车一天封顶收费30元。为了减少患者停车费用负担,医院推出了免费停车券。门急诊患者当日就诊可减免1小时停车费,住院患者出入院当日可减免2小时。

消息一出,质疑声四起——“职工停车怎么办?”“急诊抢救怎么赶时间?”面对广大职工的担忧,医院经过充分调研、走访、讨论,决定拓展院外停车资源,最终确定在两个院区附近的5个社会停车场租赁了1700个车位供职工使用。

“这些停车场都比较近。我们职工每天都来医院,轻车熟路,只要熟悉了停车场的位置,很方便就可以找到,但是来看病的患者很多是外地的,对周边情况并不了解,能停在医院里更好。”金国强告诉记者,如果遇上紧急情况,医院保安可以为开车来的职工提供免费泊车服务,争分夺秒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

从医院大门出发,医院职工张凡走到了附近位于江旅都市方舟商业楼盘下的停车场,全程用时约8分钟。停车场内一些区域,标志牌明确标识为“一附院职工停车区”,车辆并未完全停满。

“我们打包了东湖院区周边两个停车场的800个车位,谈到了相对优惠的价格,并且给职工提供停车补贴,把车停在社会停车场的费用医院补贴七成,职工只要出三成。”金国强说。

“一开始大家挺不习惯,多少有点意见。”彭姝筱是该院东湖院区心血管内科的一名医生,原来开车通勤时间只要15分钟,如今每日要提前10分钟出门,“但是医院租的停车场车位多,很好停车。我们早起10分钟,可以换来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也是值得的。”

停车改革一小步,就医体验一大步。如今,通过“内部优化+外部协调”双措并举,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困扰患者的停车难问题,停车场内抢位、占道现象大幅减少。接下来,医院将继续深化“智慧+停车”场景,通过数字技术,让车位使用情况更加一目了然,减轻医院保安的工作量,完善停车管理,为患者提供更方便、暖心的就医环境。

编辑:智陈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