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问题早期发现尤为关键,侧弯角度小于20°时,通过支具治疗和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可避免手术。”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二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曾浩今日表示,刚刚完成的一例17岁患者的高难度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就是一个典型病例。
17岁患者小林(化名)的手术,历时4小时,他的脊柱从弯曲的“S”形被精准复位,意味着他将告别多年的身体畸形与心理负担,重获挺拔身姿。
两年前,小林的母亲发现孩子双肩不等高、背部肌肉不对称,原以为是姿势不良所致。后来有人提醒应该去医院查查,经医生详细检查,被确诊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影像显示,其脊柱以腰二分之一为中心向右侧突出,范围从胸11椎体延伸至腰4椎间盘位置。
“这种程度的侧弯会持续压迫心肺功能,若不干预,每年可能加重5°以上,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该院脊柱外科二区主任曾浩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好发于10~18岁人群,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比9,女孩更易受其困扰。令人忧心的是,宽松的校服往往掩盖了早期症状,许多孩子像小林一样,等到出现明显畸形或功能障碍时才就诊,已错过保守治疗最佳时机。
对于小林这样错过保守治疗时机的患者,手术成为重要选择。术中,曾浩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运用实时电生理监测技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准避开神经组织,通过在小林的脊柱两侧植入钉棒系统,像“牵引复位”般将弯曲的椎体逐步矫正,全程出血量不足200毫升。这种高难度的手术,对医生的解剖学功底、操作稳定性要求极高。
“青春期是脊柱发育关键期,也是侧弯进展最快阶段。”曾浩建议,青少年应多措并举守护脊柱健康。首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胸前一拳、眼距书本一尺、手指距笔尖一寸)的正确坐姿,背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适当进行游泳、单杠等运动,强化腰背肌肉,为脊柱提供“支撑力”,并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给骨骼生长“浇灌营养”。
预防特发性脊柱侧弯,曾浩提醒家长,掌握简易的“四步筛查法”。第一步观察孩子站立时双肩是否呈水平状态,第二步让其弯腰90°检查背部是否有隆起,第三步触摸其脊柱判断是否笔直,第四步对比双腿长度是否一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同时,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脊柱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关注精彩内容